“十二五”天津確定氯堿等石化產業發展方向
2015-07-22 來自: 湛江博大橡膠制業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431
中石化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竣工投產,國內 的煉化一體化基地在津矗立;天堿搬遷改造、聚氯乙烯產業升級,一批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端技術和產品在津誕生;大沽化苯乙烯和ABS、LG渤化氯乙烯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投產,一條完整的石化產業體系在津形成……擁有百年化學工業歷史、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發源地的天津,經過五年大手筆建設積累,依托大乙烯、大煉油、渤海化工園等重大項目帶動,石化產業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為主、從石油勘探開發到煉油、乙烯、化工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并跨步進入快速發展期,“十二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規模都將實現跨越騰飛。
天津作為國內重要的石油和化工產業基地之一,是國內 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國化工四大國家石化企業于一地的城市。目前,該市石化產業石油、石化、化工三大行業齊頭并進,擁有純堿、燒堿及氯產品、原鹽、橡膠及塑料加工制品、基本有機化學品等11大門類2000余個品種,燒堿、原鹽、順酐等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聚氯乙烯總產能為世界第七,天津堿廠的“紅三角”、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紅三晶”、國際聯合輪胎橡膠有限公司的“天力”、渤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天工”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相關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該市石油化工產值年均增長13.3%,2009年,石油化工產業完成產值1972.9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5.11%,占八大優勢產業總產值的16.23%;預計2010年,工業總產值完成2800億元,占全市的16.9%,占八大優勢產業的18.06%。
與此同時,該市石化行業由于堅持“上大壓小、以新代舊”,實現了低碳發展,2009年石化行業總能耗為691.85萬噸標準煤,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為0.91噸標準煤,萬元增加值水耗為20噸,均比2005年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下降15%;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比2005年下降60%,重點產品節能降耗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該市石化產業將重點組織實施中俄大煉油、中石化聚碳酸酯等一批大項目,原油開采方面,加快推進中海油開采擴能及中俄合資1500萬噸煉油等項目建設,形成年產原油5000萬噸的生產能力,成(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儲油方面,以12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原油儲備庫建設和中石化原油戰略儲備庫和商業儲備庫建設為重點,形成2000萬噸原油儲備和300萬噸成品油儲備能力,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石油及成品油儲備基地;煉油方面,以中俄煉化一體化項目1500萬噸原油加工和中海油煉化一體化項目1500萬噸原油就地加工項目為重點,形成3500萬噸原油煉制能力;乙烯方面,以中俄120萬噸乙烯、渤化集團100萬噸丁烷裂解制乙烯項目及中海油120萬噸乙烯項目為重點,形成年產25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成為國內 的乙烯生產基地,并利用煉化一體化產出的石化基礎原料,大力發展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下游產品,建成亞洲 的通用樹脂生產基地。
到2015年,該市石油化工產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8000億元,年均增長23.3%。屆時,天津市石化產業將構筑以原油儲備和煉化一體化龍頭項目為帶動,以中下游產品裝置為支撐,形成從“油”頭到“化”尾的產業鏈,并形成大港石油化工產業區和南港石油化工區兩個千億元產業聚集區。
中石化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竣工投產,國內 的煉化一體化基地在津矗立;天堿搬遷改造、聚氯乙烯產業升級,一批居于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端技術和產品在津誕生;大沽化苯乙烯和ABS、LG渤化氯乙烯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相繼投產,一條完整的石化產業體系在津形成……擁有百年化學工業歷史、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發源地的天津,經過五年大手筆建設積累,依托大乙烯、大煉油、渤?;@等重大項目帶動,石化產業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為主、從石油勘探開發到煉油、乙烯、化工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并跨步進入快速發展期,“十二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規模都將實現跨越騰飛。
天津作為國內重要的石油和化工產業基地之一,是國內 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國化工四大國家石化企業于一地的城市。目前,該市石化產業石油、石化、化工三大行業齊頭并進,擁有純堿、燒堿及氯產品、原鹽、橡膠及塑料加工制品、基本有機化學品等11大門類2000余個品種,燒堿、原鹽、順酐等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聚氯乙烯總產能為世界第七,天津堿廠的“紅三角”、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紅三晶”、國際聯合輪胎橡膠有限公司的“天力”、渤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天工”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相關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該市石油化工產值年均增長13.3%,2009年,石油化工產業完成產值1972.9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5.11%,占八大優勢產業總產值的16.23%;預計2010年,工業總產值完成2800億元,占全市的16.9%,占八大優勢產業的18.06%。
與此同時,該市石化行業由于堅持“上大壓小、以新代舊”,實現了低碳發展,2009年石化行業總能耗為691.85萬噸標準煤,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為0.91噸標準煤,萬元增加值水耗為20噸,均比2005年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下降15%;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比2005年下降60%,重點產品節能降耗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該市石化產業將重點組織實施中俄大煉油、中石化聚碳酸酯等一批大項目,原油開采方面,加快推進中海油開采擴能及中俄合資1500萬噸煉油等項目建設,形成年產原油5000萬噸的生產能力,成(文章來源環球聚氨酯網)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原油生產基地;儲油方面,以12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原油儲備庫建設和中石化原油戰略儲備庫和商業儲備庫建設為重點,形成2000萬噸原油儲備和300萬噸成品油儲備能力,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石油及成品油儲備基地;煉油方面,以中俄煉化一體化項目1500萬噸原油加工和中海油煉化一體化項目1500萬噸原油就地加工項目為重點,形成3500萬噸原油煉制能力;乙烯方面,以中俄120萬噸乙烯、渤化集團100萬噸丁烷裂解制乙烯項目及中海油120萬噸乙烯項目為重點,形成年產25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成為國內 的乙烯生產基地,并利用煉化一體化產出的石化基礎原料,大力發展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下游產品,建成亞洲 的通用樹脂生產基地。
到2015年,該市石油化工產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8000億元,年均增長23.3%。屆時,天津市石化產業將構筑以原油儲備和煉化一體化龍頭項目為帶動,以中下游產品裝置為支撐,形成從“油”頭到“化”尾的產業鏈,并形成大港石油化工產業區和南港石油化工區兩個千億元產業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