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橡膠企業積極備戰迎寒冬
2015-07-22 來自: 湛江博大橡膠制業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582
今年以來,由于橡膠主產地云南等省份遭受了干旱等自然災害,以及泰國、印度等國外主產區割膠期因陰雨天氣延后,導致天然橡膠產量減少價格上揚。因此,橡膠下游企業壓力劇增,生產經營困難重重。日前,浙江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逸田對記者表示,在這場原料漲價的寒潮來襲之際,浙江橡膠企業面臨著成本直線上升、利潤逐月減少的嚴峻考驗。目前,浙江橡膠生產企業正積極備戰,以迎接“寒冬”的來襲。
據了解,今年前10個月,浙江橡膠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近29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實現利潤11億元,同比約下降10%,呈現增產減利的狀態。
天然橡膠價格瘋漲以來,日子 難過的恐怕要數以天然橡膠為主要原料的輪胎企業了。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銷售部人士告訴記者,一級天然橡膠現貨價已從去年11月底的每噸2,03萬元,漲到了今年11月底的3.3萬元。為了轉嫁部分壓力,輪胎企業不得不采取漲價措施。 近,杭州中策、雙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等輪胎企業已陸續宣布提高輪胎出廠價,漲價幅度在5%~8%。
以生產汽車、摩托車橡膠配件為主的溫州橡膠企業感受到的沖擊也非常明顯。據溫州橡膠商會秘書長黃安祿介紹,溫州現有從事橡膠制品的生產企業250余家,大部分為中小企業。今年前10月,溫州橡膠工業產值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但利潤卻同比大幅減少。
“溫州十多家以乳膠為原料的生產企業,過半數已關門停產?!秉S安祿的語氣中透露著焦慮,“以合成膠、特種膠為主要生產原料的橡膠制品企業,其原料漲幅達到30%,目前已暫時停產的為數不少”。據介紹,10月份以來,溫州大多橡膠制品企業還面臨著限電的壓力,每周停三開四也讓企業備受煎熬。
在采訪中了解到,一方面是節能減排的限電壓力仍在持續,一方面是原料大漲致使企業的成本壓力劇增,處于雙重壓力之下的浙江橡膠下游企業目前正積極調整生產銷售策略,多種途徑應對挑戰。他們更多地選擇了技術創新與轉型升級。
位于紹興縣柯巖街道的浙江三力士橡膠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橡膠V帶行業的龍頭企業。面對原料漲價,該公司通過套期保值業務鞏固住部分主要原材料橡膠的價格,并趁現貨市場價格處于低點時購進了部分橡膠,穩定公司的利潤空間。三力士副總經理吳瓊英表示,公司年產1億A米耐熱油抗靜電V帶、農業機械用變速傳動帶等高檔V帶生產線項目目前已經批量生產,汽車傳動帶在7月底竣工。項目投產以來,已經接到兩個配套廠的批量訂單生產。
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浙江雙箭橡膠股份有限公司將高強力輸送帶確定為重點發展方向。該公司計劃投資1.6億元,新增1100萬平方米高強力輸送帶生產能力。目前,該項目設備安裝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明年6月將全部投產。據悉,項目建成后,可緩解公司產能不足導致訂單積壓等問題,提高盈利能力,預計可新增銷售收入4億元,新增利潤4000多萬元。
浙江橡膠下游企業大都表示,明年 季度形勢更加不容樂觀,企業只有加快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和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才是應對一切風險的長久之計。